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MongoDB的配置和使用
阅读量:7225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29

本文共 1232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4 分钟。

MongoDB运行的两种方式

  检查是否有MongoDB:which mongod

  创建数据库存储目录:mkdir -p /data/db

  检查磁盘目录是否有空间(一般要大于4G):df -lh 

  启动:a直接启动:mongod --dbpath=/data/db --port=27017

     b守护进程的方式启动:mongod --dbpath=/data/db --port=27017 --fork --syslog  //syslog为系统日志 最好是使用mongodb自己的日志

          最好写成:mongod --dbpath=/data/db --port=27017 --fork --log=/var/log/mongod.log

MongoDB的基本使用

  在开启守护进程的前提下

  运行mongodb

    1.   mongo 127.0.0.1:27017 
    2.        mongo 

  显示数据库:show dbs

  创建数据库:use mydb  //注意只有当数据条数>=1的时候才会显示数据库

  在users集合中插入一条数据:db.users.insert({"name":"小王","sex":"男"})

  查看所有的集合:show collections

  查询users集合的所有数据:db.users.find()   查询users集合指定条件的数据:db.user.find({"name":"小王"})

  查看users集合数据的条数:db.users.find().count()  查看指定条件的数据条数db.user.find({"name":"小王"}).count()

  修改users集合的数据:db.users.update(条件,修改值,配置参数)  db.users.update({"name:"小王"},{$set:{"age":"22"}},{multi:true})  //multi指的是是否修改符合条件的全部数据,默认修改第一条

  修改users集合的数据:db.users.save({"_id":ObjectId("5ae81be4ce517088bda1f195"),"name":"小周"}) //注意_id是必须要有的字段

  删除users集合的数据:db.users.remove({"name":"小王"},true) //true表示是否删除单行,默认删除符合条件的全部数据

  remove删除的是整个文档,不能删除索引

  要全部删除就用drop

  db.users.drop()

 

  总结下save和update的区别:save必须要修改某个字段必须要把其他字段全部加上,而update可以指定字段修改,用$set:指定就可以了

  

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TomAndJerry/p/8976724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【转载】NIO客户端序列图
查看>>
poj_2709 贪心算法
查看>>
【程序员眼中的统计学(11)】卡方分布的应用
查看>>
文件夹工具类 - FolderUtils
查看>>
http://blog.csdn.net/huang_xw/article/details/7090173
查看>>
lua学习例子
查看>>
研究:印度气候变暖速度加剧 2040年或面临重灾
查看>>
python爬虫——爬取豆瓣TOP250电影
查看>>
C++与Rust操作裸指针的比较
查看>>
了解webpack-4.0版本(一)
查看>>
如何培养良好的编程风格
查看>>
Netty Channel源码分析
查看>>
基于 HTML5 WebGL 的 3D 机房
查看>>
Java编程——数据库两大神器:索引和锁
查看>>
springMvc学习笔记(2)
查看>>
吐槽Javascript系列二:数组中的splice和slice方法
查看>>
什么是Javascript函数节流?
查看>>
MQ框架的比较
查看>>
oschina
查看>>
Octave 入门
查看>>